目錄:
上篇
壹、入伍
貳、陸戰隊士官學校
參、陸戰隊學校
肆、小岡山基地
伍、結訓之前
陸、清泉崗及五一四的等待
中篇
柒、烏坵的風
捌、初見小坵島
玖、阿雄連長
壹拾、 外島過年
壹拾壹、 念陵回台
壹拾貳、 長官拜託別再來了
下篇
壹拾參、 回台的消息
壹拾肆、 換防與回台
壹拾伍、 軍法組報到─苦盡甘來的好日子
壹拾陸、 書記官兼管家婆
壹拾柒、 不能碰的黑色手提箱
壹拾捌、 退伍
壹、 入伍
「恩民,恭喜你考上預官了」,還記得大學最後一學期的四月間,有一天在走廊上同學迎面而來告知我預官放榜的消息,我是班上少數幾位考上預官的男生,但是因為也只是考上步排而不是軍法特官,所以心裡也沒所謂高不高興的感覺。當然你如果現在問我到底考上預官有沒有太大的意義呢?我會極力建議應該花時間拼一下,因為當你下部隊之後你就知道軍官與士兵的差別,待遇及地位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當時的我是搞不太清楚的,甚至有同學錯誤的認為與其考上步排不如當個大頭兵比較輕鬆,只是不知道經過軍旅洗禮的男士們,難道還會是一樣的看法嗎?我想應該不會了吧。
但說實在的,考上預官實在有點運氣成份,當寒假預官考試前,我看到好多的同學都在努力念預官的國父思想,那是因為學長都告訴我們國父思想分數比較好拿,國文、英文則是歷年來題目都有一定難度且倒扣,能考個位數字就不錯了。只是當時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提不起勁來,一直到考試前三、四天才仿彿大夢初醒一般緊張的趕快念,想也知道後來放榜結果國父思想只有考六十幾分,算是滿爛的分數,幸好靠國文及英文兩科猜中不少分數才比錄取分多了兩分考上步排(如果沒記錯的話錄取分數好像是102分,我則是考104分)。
畢業後在台北的家等兵單,順便和當時仍是女朋友的老婆珍惜當兵前的最後時光整天膩在一起,只記得大約是七十九年七月初的一個晚上,接到台中老家的電話說接到兵單了,上面寫的是兵種是「海軍步兵」,報到地點則是左營的「海軍陸戰隊總隊部」,阿娘喂怎麼會這樣呢?不是甲種體位的好漢才可以去當海陸的嗎?我算哪科蔥啊,跟人家進什麼海軍陸戰隊?於是急忙著到處打聽,總算從幾位朋友去年入伍的海陸預官學長們問到一點端倪,那就是:每年約有一百名的步排預官是到海陸,其他的才是到陸軍步校。另外就是陸戰隊比較操是無庸置疑的,但..習慣了就好(這是什麼答案啊),最後一點建議就是:陸隊戰裡是不分官科的,通常等到前一年的學長退伍後,如果有一些好缺而自己有與該學長夠熟,就很有機會因該學長的推薦而接任,例如:張老師等等涼缺,而不必繼續在基層連隊當排長到退伍。
但就算你有再多的疑慮與不安,沒有選擇的還是得在民國七十九年七月十六日當天入伍報到。當天一大早自己從台中老家搭乘國光號下高雄左營報到,結果到左營以後還半天搞不清楚報到地點,折騰了一陣子才找到報到地點「海軍陸戰隊總隊部」,中午左右進了營區,我是第十一個報到的人,一連串的理髮、領裝備等到了傍晚時分總算當期的陸戰隊預官一百人都報到了,經過編排後,我們這些比較早報到的人先編成第一區隊,我是第三班,學號22號,班上還有蔡奇生、蔡曜聰、吳昭儀、張文生、詹益坤及王永正等幾位同學(因為事隔太多年才寫回憶錄,因此有好幾同學的名字都忘了,是翻了任官令上的名字才想起來的)。

↑上面這張是和我們第三班的張文生、蔡耀宗、蔡奇生合照(小崗山)。
↓下面這張是和蔡奇生合照(小崗山)。

我覺得我們第三班的同學都很好相處,我主觀上的感覺是都是很安份善良的人,彼此間也都建立了不錯的情誼,例如像是詹益坤,他是師大生物系畢業的,後來雖然分發到九十九師而比較難見到面,但因在學校受訓階段時他就在我隔壁學號21號,兩個人特別熟也特別談的來(其實很多同學也都覺得益坤兄很談的來很好相處的朋友),因此退伍後還一直有聯絡,我結婚時他也有來參加。另外一位有點胖胖的張文生,我只記我和益坤兄在受訓時都叫他「大顆喲」,在民國八十年八月底我們部隊要從烏坵退防回來時,和他在大坵碼頭見到了面,他是來烏坵接我們成為下一防的駐守部隊,兩個人的心境自然是天差地遠,當時兩人也沒有太多時間說什麼,只是一個人在外島九個月,第一次遇到同學還是很激動,當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安慰他,只能告訴他說:外島至少比台灣涼(如果你們連長不會太機車的話啦),而你們這一任指揮官「海伯」比我們上一防的「趙老大」要好多了,後來匆匆的握手道別上「中字號」後,到退伍為止都沒有機會再見到他了。
↓下面這張是和張文生合照(小崗山)

貳、 陸戰隊士官學校:
雖然我們是預官,也就是「預備軍官」的意思,但前面提到的「海軍陸戰隊學校總隊部」其實是陸戰隊的士官學校,怎麼會到陸戰隊的「士官」學校來受入伍訓呢?據隊上長官的說法是要經過在此地六個星期的基礎訓後,我們才有資格回到陸戰隊學校,那才是所謂的軍官學校。而既然是「士官」學校,想當然爾日子就不會太輕鬆,除了前一個星期所謂的適應期比較不會操太緊之外,之後的五個星期都算滿硬的,只記得有好幾星期的早上半天都是安排基本教練,南台灣的炙熱陽光讓所有的人都被曬傷了,由於都是面向南邊進行基本教練,因此所有人的左耳都被早上由東方照射下來的太陽曬到脫皮,然後過幾天又有些潰爛,隊長看到我們這一群白面書生實在是太菜了,只好下令教育班長們,開始改面向北面進行進本教練,以減少左耳的潰爛程度..。好不容易第二個星期日開放在迎探親休假,因為爸媽正好出國,因此就由家中的二哥和大姐來看我,從外面的自由人到被關在裡面被操了兩星期,見到他們的面還是有點想哭,只是現在又不是大學聯考完的大專寶寶,怎會如此輕易的表露情緒呢?
接下來就在早上三千、五千的長跑,及基本教練、戰鬥教練等課程中,大家逐漸的進入狀況,體能也漸次提昇,隊上長官對我們的評價也都不錯,他們也常告訴大家,將來下部隊之後是要當排長帶兵,如果你本質學能不行,體能也落後人家一大截,你如何立足呢?這是實在話,因此我覺得隊上絕大多數同字都滿自動自發的,也都將自己當成預備軍官在要求,因此「預官隊」在士校給其他士官隊的評價也不錯。還記得當時有舉辦一次和其他「士官隊」之間的龍球比賽,就是一個比籃球還大好幾倍的球,由雙方人馬用類似橄欖球推進的方式在空中拍,往對方底線拍過去,先到對方底線就得一分,我們竟然連續打敗了幾隊士官隊而進入冠亞軍決賽,最後冠亞軍決賽因為對手士官隊的隊長滿厲害的,看得出來身高比不上我們,因此就叫他們前面的幾個人以將我們前面幾個人的腿抬起來的方式讓我們重心不穩,以此破解了我們的攻勢而打敗我們預官隊。
此外在士官學校較印象深刻的就是收信,那時老婆幾乎每天都會寫一封信給我,所以每到發信時間我幾乎就成為大家矚目的對象,有時信太多還會被教育班長整一整,說是喊到我名字領信的時侯聲音太小,到教室外面喊一百次答又的聲音,沒喊到聲音啞不能回來..等等。還有一次是緊急集合,記得那是入伍後第五個星期的星期六半夜,由於大家已入伍一個多月對環境較熟了,與隊上幹部也都熟了大家不免有些放肆起來,就寢後有人在聊天有人跑到頂樓抽煙,後來是留守的輔導長實在看不下去了就以緊急集合來整大家,讓所有的人睡眼腥松中手忙腳亂的著裝換裝,這一招果然有用,大家果然乖乖的不敢再搗蛋。而這件事也給我日後下部隊一個啟示,親近易生狎慢,如果領導人和下面的人沒有一定距離,那一定會有人爬到頭上來的,必要的GY讓下面的人無法摸透你的想法是必要的。
就在受訓某一天的早點名後,隊上輔導長宣佈說我們預官隊要代表陸戰隊參加海軍一年一度的軍歌比賽,我們前期卅九期的預官學長們獲得了冠軍,因此得到了三天的榮譽假,大家聽到以後馬上興奮起來,當兵不就為著能放假嗎?因此大家都努力的練起十幾條的軍歌,最後連作者是誰是什麼調的全部都要背起來,也記不太得參加比賽的情形,反正就在我們練到說夢話都會背歌詞的情況下總算再次獲得冠軍,不過休榮譽假則是在到陸戰隊學校的事了。聽說在以往冠軍都是海軍官校的專利,來教我們唱歌的政戰長官說的很傳神,他說你想想:光憑你們這身迷彩裝,一站上去舞台就像是群土匪還有得比嗎?根本比不上人家白淨漂亮的海軍禮服,因此陸戰隊一向在這個比賽上是沒有份的,我們的前一年不知道哪個陸戰隊長官想到我們這群預官隊,因此派我們的學長參加比賽才有幾會打敗海官校得到冠軍,而我們這一期也不負眾望繼續第二年拿到冠軍,只是不知爾後學弟們的成績如何了?
至於這個階段的放假,都還只是早上0800放假,下午 1900收假,回到北部看當時是女朋友的老婆是來不及了,我只記得後來老爸老媽回國後有下來看我一次,老婆也下來看了我兩、三次,但是對我曬的又黑頭髮理的又短的蠢樣到是印象深刻,到現在還常被她拿來取笑,還跟孩子說他們老爸的蠢樣,簡真是破壞我這個老爸在兩個孩子心中目的英雄形象嘛。
總算是到基礎訓結束的日子,還記得結訓前一天隊上在餐廰舉辦餐會慶祝,大家將蛋糕上的奶油抹來抹去,還把隊長抬起來丟到水池去。結訓當天我們一群人背著裝備通過總隊長的校閱之下離開總隊部,沿著一軍區大門進入左營軍區,也是我們第一次進入左營軍區,然後終於正式進入了「陸戰隊學校」,據前期學長的說法,前六週日子較辛苦,接下來的受訓期間日子會比較好過一些。
參、 陸戰隊學校:
來到軍官學校的日子果真是好過多了,首先是從當天開始我們不再有教育班長,隊上只有一位隊長、一位輔導長及三位區隊長,其他都是我們學員自治,不會再有教育班長一天到晚叮著你。第二是不用再折豆腐干棉背了,所有陸戰隊的人都發了一個叫忠誠袋的包包,就好像是陸軍的大背包一樣,到了軍官學校每天起床以後就把棉背塞進忠誠袋即可,不用再折了,天啊這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第三是這邊的環境也比士官學校好多了,校園又大又清幽,大部分也都是室內課不用整天頂著大太陽出操,讓大家著實爽了一陣子,但是體能的要求卻沒有馬虎下來,每天早上的晨跑及睡前的體能份量愈來愈重。
就在這時突然覺得自己的左腳小腿有些酸痛的感覺,而且情形愈來愈嚴重,到最後已經無法負荷跑步而必須掛病號,放假到營區外的診所看,醫生說是骨膜發炎,是運動過度造成的發炎疼痛,唯一會好的方法就是─「休息」,天啊這怎麼有可能啊,才把體能慢慢培養起來,怎麼可能可以休息呢?自己也不太希望落後給隊上同學啊,醫生也說吃消炎藥或打止痛針都只是暫時的方法,如果繼續操下去可能會造成「慢性骨折」,這是什麼啊?但我也沒有太多的選擇,所以只好不太好意思的在跑步前就出列掛病號,然後自我要求的做一些伏地挺身等體能來自我訓練。
而這期間我們預官隊卻發生了一件讓大家有點意外的事,原來我們入伍時的預官隊隊長(姓名已記不起來)對我們很好,雖然該要求的一樣不少,但對我們感覺還滿尊重的,有一天早上突然接到我們預官隊要換新隊長的消息,換了原先擔任陸戰隊學校警衛連的少校連長來擔任我們隊長,原先的隊長則調去接某一士官隊隊長。當時大家雖然心中有些疑問不知道原因,後來有一次第一任隊長在我們結訓下部隊前回來找我們時才告訴我們原因;原來是就在換隊長的前一天晚上,我們第一任隊長因不知道什麼事被校長K心情不好,因此就買了幾瓶啤酒回來喝,隔日一早睡過頭沒和我們一起做晨操及體能,好死不死當天校長剛好出來巡視發現隊長不在就直搗隊長寢室,雖然隊長已起床換完裝準備下來,但被我們陸戰隊學校的少將李校長聞到隊長有酒味,二話不說當場就拔除他預官隊長的職務換人,第一任隊長說到此還有點哽咽,說他一向真心待人不喜歡做一些逢迎上級卻壓榨下級的事,但卻如此倒楣遇到這種事,也另我們覺得可惜。
至於這階段與小岡山階段已有週六中午放假,週日晚上收假的隔夜假,別忘了前面說的還有一次軍歌冠軍的三天榮譽假,我記得第一次放假回台中老家時,由於坐了三小時的野雞車,要下車時在伸直腳時膝蓋的關節痛的不得了,看來腳的運動傷害著實不少,回到家門口下計乘車時還有點跛腳,那時台中家中正開著書店及禮品店,店中的小姐看到我的樣子都覺得有點誇張,說你真的被操的那麼兇嗎?我只能說不覺得真的操的有多兇,而是入伍之前沒有養成運動的習慣,一時適應不良。那次放假就在到骨科診所打消炎針及趕到新竹找女朋友拜訪後來的岳父、母中度過,無奈總覺得每次放假過得特別快,一下子就又要趕回左營收假了。
大約三星期以後我們又要換到小岡山基地,接受小部隊戰術的野外訓了,聽學長們說:這階段的體能付出最大,但精神壓力卻是最小的,因為天高皇帝遠,不用像在陸戰隊學校時一樣,隨時擔心我們的少將校長來查勤,日子會過的充實但是愉快的,這倒不假啦,但前提是不要讓隊長不爽就好。
肆、 小岡山基地:
從陸戰隊學校移防到小岡山基地的當天,是由左營坐著軍卡出發經過高雄楠梓、右昌等地方然後沿著省道進岡山市區,離開岡山市區往小岡山基地的產業道路時,新任的汪隊長就下令全部下車全付武裝行軍到基地去,記得走的距離不到十公里並不算遠,但當時大家尚未經歷野戰行軍的洗禮,第一次行軍倒也是走的汗流浹背的。
↓小崗山基地上方那兩顆白色雷達(洪振雄提供,於二00六年攝)。

小岡山的位置就在中山高速公路北上岡山路段往右的山邊一望,第一排的山脈上有兩個白色雷達那座山半山腰上,往南距離約五、六公里為阿公店水庫,再往南則是燕巢的工兵學校及燕巢市區,往東邊則是高雄縣的田寮鄉,月世界的惡地形是此處的特色,由田寮往北則是高雄的阿連鄉,這樣一圈的距離約三十公里。這幾個位置我至今仍記得很清楚是因為接下來五到六週我們幾乎每天都在這些地方行軍,然後演練小部隊的戰術,退伍後也常在想有機會想要再回去以前走過的路線看看,但始終還未成行。我覺得人的潛力真是無限,剛開始一、二星期大家走的速度都不快,距離也不長,久而久之行軍速度愈來愈快,而大家都有共同的感覺是:星期一剛收假回來開始走時,腳的肌肉會有點緊,大約走了第一小時之後腳筋開了就又回復到以往速度了,難怪以前看過人家當兵行軍的經驗,說沒走習慣的人是跟不上部隊速度的。
這階段訓練另一個特色是裝備愈來愈齊全,除了六五步槍、鋼盔及S腰帶水壼刺刀以外,又加上大背包(裡面裝半邊帳,兩個人就可以組合一個野帳帳棚),防毒面具、地圖帶等,然後大家輪流扛60砲及57排用機槍。而剛開始60砲及57排用機槍都要兩人一起扛才可以,到後來也都可以每個人自己扛。我還記得有一次行軍快回到基地時不知道為什麼隊長不爽(可能是覺得大家走路時沒精神),就下令大家跑步回基地,旁邊剛好有陸軍的弟兄在演習,其中一位中校就好奇的問我們說你們是什麼部隊啊,怎麼那麼多人帶眼鏡呢?我們就回答說是陸戰隊的預官隊,他還驚訝的說你們陸戰隊的預官受訓也那麼操啊!會嗎?我以前聽其他到步校受訓的陸軍步排好像也好不到哪裡去啊,我不覺得有比較操,也許是分發到陸戰隊時就比較認命,也或許大家經過一、兩個月的訓練已可以適應了,因此總覺得沒有想像中那麼苦的原因吧。
↓下面這一張是在小崗山受訓行軍休息時的合照。

至於自己腳的骨膜發炎問題,此階段倒沒惡化,平日只要不激烈跑步,行軍倒沒有太大影響,因此體能一直和大家不會相去太遠,但因為痛太久都好不了,到最後就得到一個外號叫「跛腳阿吉」。至於伏地挺身倒做的比別人多,所以到快離開小岡山時,晚上的體能伏地挺身都約可做到兩百下,下部隊帶體能騙騙人已沒問題了。而就在每天的行軍中大家愈來愈有排長樣,無論部隊指揮或是各種的學科學能等等都有長足的進步。而我們每天所經過的路除了產業道路外,也會攻山頭穿過農民的果園,那時侯才知道棗子果樹是有刺的,經常衝過去以後才發現臉上被劃的一痕一痕的。又記得有一次大家走的又累又渴,休息看到旁邊農民採下來的泰國芭藥真想咬一口,還好我們這些預官隊的未來軍官品性還不錯,就在取得帶隊教官的同意下,推派一人向種芭樂的老伯買一些,沒想到阿伯二話不說每人分了兩顆又大又甜的泰國芭藥給我們,而且一毛不取,他說我們就和他的孩子年齡差不多,大家來到這邊當兵很辛苦,他很高興有機會送我們水果,當時真的心中好感動。
↓以下照片為洪振雄於二00六年返還小崗山基地以手機所照的相片,營舍已全部拆除,只剩下一片荒煙漫草(照片為洪振雄提供)。


而結束此階段對抗之前,隊長同意讓我們在中秋邀外人前來基地舉辦一個月光舞會,許多尚未有女朋友的同學興奮的忙進忙出籌備,還做了多張的海報到各校園去張貼。果然到了舞會當天,我們租的遊覽車坐滿了各大專院校的同學們到場參加,但出乎意料之外的同學們大家好像都滿保守害羞的,我們這種死會的當然沒興趣去邀女孩子跳舞,其他光棍會主動去邀舞的情況並不熱烈,事後好像也沒聽說哪位預官同學在那次舞會有結交到女朋友的。
↓下面兩張是小崗山基地裡的照片(引用自趙少汝部落格)。


這階段小部隊做戰野外訓結束前的大戲就是進行對抗演習,隊上分成兩部分以兩天一夜的行軍進行對抗做為結尾,第一天早上約四點多就以緊急集合方式著裝然後兩隊分道揚鏢,不知道教官們要安排什麼時侯兩軍遭遇對抗。我只記第一天都是到處行軍而沒有任何狀況,晚上是睡在小學的教室中,第二天一早出發教官們就開始下各種狀況讓大家演練,接近中午時分兩軍才正式遭遇,大家在教官的催促下拼命的跑要攻佔山頭,一群人亂成一團不知道在衝什麼,也不知道敵軍在何處,只記得拼命的衝就是了,後來也就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教官宣佈對抗完畢,正當大家要休息的時侯突然聽到隊長大聲的喊全部起立、立正,敬禮,原來是校長來看我們的對抗演習並進行講評。我本來猜校長大概要來刮人臭罵我們不知道在打什麼對抗,後來校長卻沒怎麼罵人,反而要我們這些基層排長記得:作戰時的真實狀況就是一個「亂」字,而打勝仗的要點有兩個,一個是部隊間的連繫非常重要,如何有充分的連繫可以互相支援,另一個重點就是預備隊的運用,如何在兩軍交戰亂成一團的時侯,有效利用指揮官手邊的預備隊發動側邊伏擊,在亂成一團的戰場中發生奇襲效果,看來要當上少將肚子裡還是要有些東西的。我日後的軍旅生涯中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和成功嶺的陸軍時代相比,我覺得陸戰隊所屬的海軍系統比較開明也比較不會官僚,大部分的長官尤其是愈高階的都讓你覺得有些內涵,而不只是官大學問大的草包,對於我們這些預官也都持正面的看法,當然除了少數自己不自愛不自我要求,沒盡到一個基層排長該有的責任而被長官罵是沒話說的,但只要自己肯認真努力的學習及付出,長官們都會肯定你的。
在結束這段的回憶前有一件事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下部隊的抽籤,我們的籤大致分三大類,第一是有天下第一師之稱在台中清泉崗的六六師,有卅五支籤;第二是據說相對比較沒那麼操在高雄林園的九九師,同樣也是卅五支籤;剩下的卅支籤則是聽說比較涼的像是司令部警衛營、龍泉新訓中心、恆春指揮部等。抽籤時間就是在小岡山的受訓階段,大家抽籤當日也是心裡七上八下的,一向沒什麼籤運的我當然是抽到六六師(後來又是一百個同學中惟二到外島的),其實下部隊以後造化如何實在是很難說的,大家也只能在受訓階段多自我要求,相信下部隊以後也可以減少一些陣痛。
伍、 結訓之前:
結束了小岡山的野外訓,我們又回到陸戰隊學校做最後階段約兩個星期的結訓課程,此階段的課程又大部分是室內課或參觀課程,除了最後一星期的班實彈演練比較硬以外,其他課程倒是滿輕鬆愜意的,又是練習爬網繩又是坐模型LVT模擬登陸搶灘的,大家都有一點油條了。而從小岡山開始,大家也都輪流做實習幹部,一人擔任值星排長一人擔任值星班長,將未來下部隊的指揮部隊技能,每天反覆的演練。
此時隊上似乎迷漫著一股奇怪的情緒,一則是高興四個月的預官訓即將結束,有結訓假可以放,但另一方面卻又焦慮下部隊之後的不確定感。此外,大家經過四個月的相處已經培養了相當深厚的同袍情誼,一旦要到接近各奔東西的一天,心中仍有許多的不捨,就在這種矛盾的情緒下,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結束了我們四個月的預官訓並正式掛階為少尉,大家興高采烈的放結訓假。
↓以下為翻拍自結訓時的合照。

結束了三天結訓假期之後,大家最後一次回到陸戰隊學校集合,一大早軍卡就來將各單位的人分別接走,我們六六師的卅五位同學上了軍卡後,和車下的其他單位同學依依不捨的握手道別,朝夕相處了四個月的同學們從此各奔東西,投入各個基層連隊擔任排長,只是當時沒料到的是:竟有同學下部隊不久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陸、 清泉崗及五一四的等待
我們要前往六六師報到的同學們,先乘坐軍卡到左營車站坐復興號前往台中的清水,再由六六師派車來載我們,一路上同學們似乎都沒有什麼心情交談,因為據前期的學長說一到師部之後,只先分派每一個人是屬於哪一個團,而如果該團是在外島,則到團部報到之後,團部馬上舉辦五千公尺測驗,最後幾名分配到外島,因此大家心裡都有很沈重的壓力。
火車到達清水車站時已近傍晚時分,軍卡載大家到六六師部下車之後,隨即由師部的人事官宣佈所有人的單位,但今年是師部人事官直接宣佈分配到的營級單位,因此如果是分配到該營在外島的話,則代表要到外島報到。就在陸續聽師部人事官唸大家的單位時,到了六五四團三一四營他宣佈是楊念陵及陳恩民,但附帶一句「三一四營現在駐防烏坵,所以二位到烏坵報到」。宣佈完後隨即引起一陣騷動,幾位同學已過來拍我的肩膀安慰我,還有一位叫李姓的同學馬上急著拿一封信給我,因為他女朋友的弟弟正在烏坵服役,想要請我轉交給他..,Shit,當時心裡幹都幹死了,還轉交什麼屁信,當下臉很臭的收下,又一次和其他六六師的同學分離,我們分配到六五四團的同學一起被帶到六五四團團部報到。
↓以下這張是烏坵位置示意圖(引用自烏坵網)。

到了團部之後已忘了細節,大概是有見團長之類的長官,然後緊張的在團部和一堆泡泡的團部參謀們用餐,只記得我和念陵因為營部不在,所以當晚暫住在團部的一個單位。隔天一早起來也不知道要幹什麼,到團部用完早餐後就有人告知先放一星期的外島假,接著我和念陵就分別回家過著美好的最後一星期。
一回到家中告訴家人我要到烏坵,二哥一直安慰我說當年他是到馬祖的東莒,其實任何環境只要適應之後都一樣啦,當然是這樣啊,不然還能怎麼樣呢。隔天到台北見老婆時,她當然也是滿臉的愁容,想著接下來不知道要在外島待多久,我們之間不知會發生什麼變數,沈重的心情到現在仿彿都還記得。聽說烏坵的冬天風很大也很冷,所以利用僅存的幾天假期採購幾件衛生衣、褲,未來的日子就不要多想了,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我是這麼想的。
七十九年十二月一日回到清泉崗報到,隨即由三一四營的一位留守士官長帶我及念陵和一群到烏坵報到的新兵,坐國光號南下高雄叫「五一四」的烏坵聯絡處集合準備登船,準備搭隔日下午的船到烏坵報到,但第二天一早就聽五一四的人員告知因風浪太大船將延一天再開,因此隨即連絡老婆隔日下高雄再相會。到了十二月三日早上又聽到還要再延一天,因此就和南下的老婆一起北返台北,十二月四日早上先打電話回五一四問一下船有沒有再延,「五一四」說不會再延,晚上要開船請我們趕快回來報到,因此就急忙坐車南下從此展開和老婆九個月的分離,當中只能以書信往來,沒有電話更別想放假(那是志願役才有的福利)。
回到「五一四」後,大家仍不放棄最後一絲的希望,看會不會再延一天船期,但該來的總是要來,傍晚時分乘著軍卡到高雄的新濱碼頭報到,乘坐當時還服役的「山」字號巡防艦。我和念陵上船之後迅速各找好了一個臥舖,靜靜躺下等著開船,約七點卅分船正式開動,起初還算平穩,約莫出了港口以後風浪就大的嚇人,這種風浪怎麼能開船呢,應該再延才對啊(少在那邊做白日夢了啦)。接下來因為怕暈船所以都乖乖的躺著,依稀只記得半夜通過澎湖海溝時,風浪十分的大,就在睡睡醒醒的情形下隔天早上終於到了烏坵。
爬上甲板終於看到了烏坵的盧山真面目,烏坵有分大坵及小坵兩個島,大坵就像一座海中的山,最高處有一個燈塔,後來看文獻說是有上百年歷史的古蹟,面積比較大,小坵則是平較低矮面積也比較小,兩個島中間隔了一個約一公里的海溝相望。再來就是令人受不了的冷冽寒風,一站上甲板就被風吹的趕緊把頭縮進脖子,接著又聽到零星的槍砲聲響,當時心裡一直再想說:我到底來到這什麼鳥地方啊!
(中篇待續)
上篇
壹、入伍
貳、陸戰隊士官學校
參、陸戰隊學校
肆、小岡山基地
伍、結訓之前
陸、清泉崗及五一四的等待
中篇
柒、烏坵的風
捌、初見小坵島
玖、阿雄連長
壹拾、 外島過年
壹拾壹、 念陵回台
壹拾貳、 長官拜託別再來了
下篇
壹拾參、 回台的消息
壹拾肆、 換防與回台
壹拾伍、 軍法組報到─苦盡甘來的好日子
壹拾陸、 書記官兼管家婆
壹拾柒、 不能碰的黑色手提箱
壹拾捌、 退伍
壹、 入伍
「恩民,恭喜你考上預官了」,還記得大學最後一學期的四月間,有一天在走廊上同學迎面而來告知我預官放榜的消息,我是班上少數幾位考上預官的男生,但是因為也只是考上步排而不是軍法特官,所以心裡也沒所謂高不高興的感覺。當然你如果現在問我到底考上預官有沒有太大的意義呢?我會極力建議應該花時間拼一下,因為當你下部隊之後你就知道軍官與士兵的差別,待遇及地位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當時的我是搞不太清楚的,甚至有同學錯誤的認為與其考上步排不如當個大頭兵比較輕鬆,只是不知道經過軍旅洗禮的男士們,難道還會是一樣的看法嗎?我想應該不會了吧。
但說實在的,考上預官實在有點運氣成份,當寒假預官考試前,我看到好多的同學都在努力念預官的國父思想,那是因為學長都告訴我們國父思想分數比較好拿,國文、英文則是歷年來題目都有一定難度且倒扣,能考個位數字就不錯了。只是當時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提不起勁來,一直到考試前三、四天才仿彿大夢初醒一般緊張的趕快念,想也知道後來放榜結果國父思想只有考六十幾分,算是滿爛的分數,幸好靠國文及英文兩科猜中不少分數才比錄取分多了兩分考上步排(如果沒記錯的話錄取分數好像是102分,我則是考104分)。
畢業後在台北的家等兵單,順便和當時仍是女朋友的老婆珍惜當兵前的最後時光整天膩在一起,只記得大約是七十九年七月初的一個晚上,接到台中老家的電話說接到兵單了,上面寫的是兵種是「海軍步兵」,報到地點則是左營的「海軍陸戰隊總隊部」,阿娘喂怎麼會這樣呢?不是甲種體位的好漢才可以去當海陸的嗎?我算哪科蔥啊,跟人家進什麼海軍陸戰隊?於是急忙著到處打聽,總算從幾位朋友去年入伍的海陸預官學長們問到一點端倪,那就是:每年約有一百名的步排預官是到海陸,其他的才是到陸軍步校。另外就是陸戰隊比較操是無庸置疑的,但..習慣了就好(這是什麼答案啊),最後一點建議就是:陸隊戰裡是不分官科的,通常等到前一年的學長退伍後,如果有一些好缺而自己有與該學長夠熟,就很有機會因該學長的推薦而接任,例如:張老師等等涼缺,而不必繼續在基層連隊當排長到退伍。
但就算你有再多的疑慮與不安,沒有選擇的還是得在民國七十九年七月十六日當天入伍報到。當天一大早自己從台中老家搭乘國光號下高雄左營報到,結果到左營以後還半天搞不清楚報到地點,折騰了一陣子才找到報到地點「海軍陸戰隊總隊部」,中午左右進了營區,我是第十一個報到的人,一連串的理髮、領裝備等到了傍晚時分總算當期的陸戰隊預官一百人都報到了,經過編排後,我們這些比較早報到的人先編成第一區隊,我是第三班,學號22號,班上還有蔡奇生、蔡曜聰、吳昭儀、張文生、詹益坤及王永正等幾位同學(因為事隔太多年才寫回憶錄,因此有好幾同學的名字都忘了,是翻了任官令上的名字才想起來的)。
↑上面這張是和我們第三班的張文生、蔡耀宗、蔡奇生合照(小崗山)。
↓下面這張是和蔡奇生合照(小崗山)。
我覺得我們第三班的同學都很好相處,我主觀上的感覺是都是很安份善良的人,彼此間也都建立了不錯的情誼,例如像是詹益坤,他是師大生物系畢業的,後來雖然分發到九十九師而比較難見到面,但因在學校受訓階段時他就在我隔壁學號21號,兩個人特別熟也特別談的來(其實很多同學也都覺得益坤兄很談的來很好相處的朋友),因此退伍後還一直有聯絡,我結婚時他也有來參加。另外一位有點胖胖的張文生,我只記我和益坤兄在受訓時都叫他「大顆喲」,在民國八十年八月底我們部隊要從烏坵退防回來時,和他在大坵碼頭見到了面,他是來烏坵接我們成為下一防的駐守部隊,兩個人的心境自然是天差地遠,當時兩人也沒有太多時間說什麼,只是一個人在外島九個月,第一次遇到同學還是很激動,當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安慰他,只能告訴他說:外島至少比台灣涼(如果你們連長不會太機車的話啦),而你們這一任指揮官「海伯」比我們上一防的「趙老大」要好多了,後來匆匆的握手道別上「中字號」後,到退伍為止都沒有機會再見到他了。
↓下面這張是和張文生合照(小崗山)
貳、 陸戰隊士官學校:
雖然我們是預官,也就是「預備軍官」的意思,但前面提到的「海軍陸戰隊學校總隊部」其實是陸戰隊的士官學校,怎麼會到陸戰隊的「士官」學校來受入伍訓呢?據隊上長官的說法是要經過在此地六個星期的基礎訓後,我們才有資格回到陸戰隊學校,那才是所謂的軍官學校。而既然是「士官」學校,想當然爾日子就不會太輕鬆,除了前一個星期所謂的適應期比較不會操太緊之外,之後的五個星期都算滿硬的,只記得有好幾星期的早上半天都是安排基本教練,南台灣的炙熱陽光讓所有的人都被曬傷了,由於都是面向南邊進行基本教練,因此所有人的左耳都被早上由東方照射下來的太陽曬到脫皮,然後過幾天又有些潰爛,隊長看到我們這一群白面書生實在是太菜了,只好下令教育班長們,開始改面向北面進行進本教練,以減少左耳的潰爛程度..。好不容易第二個星期日開放在迎探親休假,因為爸媽正好出國,因此就由家中的二哥和大姐來看我,從外面的自由人到被關在裡面被操了兩星期,見到他們的面還是有點想哭,只是現在又不是大學聯考完的大專寶寶,怎會如此輕易的表露情緒呢?
接下來就在早上三千、五千的長跑,及基本教練、戰鬥教練等課程中,大家逐漸的進入狀況,體能也漸次提昇,隊上長官對我們的評價也都不錯,他們也常告訴大家,將來下部隊之後是要當排長帶兵,如果你本質學能不行,體能也落後人家一大截,你如何立足呢?這是實在話,因此我覺得隊上絕大多數同字都滿自動自發的,也都將自己當成預備軍官在要求,因此「預官隊」在士校給其他士官隊的評價也不錯。還記得當時有舉辦一次和其他「士官隊」之間的龍球比賽,就是一個比籃球還大好幾倍的球,由雙方人馬用類似橄欖球推進的方式在空中拍,往對方底線拍過去,先到對方底線就得一分,我們竟然連續打敗了幾隊士官隊而進入冠亞軍決賽,最後冠亞軍決賽因為對手士官隊的隊長滿厲害的,看得出來身高比不上我們,因此就叫他們前面的幾個人以將我們前面幾個人的腿抬起來的方式讓我們重心不穩,以此破解了我們的攻勢而打敗我們預官隊。
此外在士官學校較印象深刻的就是收信,那時老婆幾乎每天都會寫一封信給我,所以每到發信時間我幾乎就成為大家矚目的對象,有時信太多還會被教育班長整一整,說是喊到我名字領信的時侯聲音太小,到教室外面喊一百次答又的聲音,沒喊到聲音啞不能回來..等等。還有一次是緊急集合,記得那是入伍後第五個星期的星期六半夜,由於大家已入伍一個多月對環境較熟了,與隊上幹部也都熟了大家不免有些放肆起來,就寢後有人在聊天有人跑到頂樓抽煙,後來是留守的輔導長實在看不下去了就以緊急集合來整大家,讓所有的人睡眼腥松中手忙腳亂的著裝換裝,這一招果然有用,大家果然乖乖的不敢再搗蛋。而這件事也給我日後下部隊一個啟示,親近易生狎慢,如果領導人和下面的人沒有一定距離,那一定會有人爬到頭上來的,必要的GY讓下面的人無法摸透你的想法是必要的。
就在受訓某一天的早點名後,隊上輔導長宣佈說我們預官隊要代表陸戰隊參加海軍一年一度的軍歌比賽,我們前期卅九期的預官學長們獲得了冠軍,因此得到了三天的榮譽假,大家聽到以後馬上興奮起來,當兵不就為著能放假嗎?因此大家都努力的練起十幾條的軍歌,最後連作者是誰是什麼調的全部都要背起來,也記不太得參加比賽的情形,反正就在我們練到說夢話都會背歌詞的情況下總算再次獲得冠軍,不過休榮譽假則是在到陸戰隊學校的事了。聽說在以往冠軍都是海軍官校的專利,來教我們唱歌的政戰長官說的很傳神,他說你想想:光憑你們這身迷彩裝,一站上去舞台就像是群土匪還有得比嗎?根本比不上人家白淨漂亮的海軍禮服,因此陸戰隊一向在這個比賽上是沒有份的,我們的前一年不知道哪個陸戰隊長官想到我們這群預官隊,因此派我們的學長參加比賽才有幾會打敗海官校得到冠軍,而我們這一期也不負眾望繼續第二年拿到冠軍,只是不知爾後學弟們的成績如何了?
至於這個階段的放假,都還只是早上0800放假,下午 1900收假,回到北部看當時是女朋友的老婆是來不及了,我只記得後來老爸老媽回國後有下來看我一次,老婆也下來看了我兩、三次,但是對我曬的又黑頭髮理的又短的蠢樣到是印象深刻,到現在還常被她拿來取笑,還跟孩子說他們老爸的蠢樣,簡真是破壞我這個老爸在兩個孩子心中目的英雄形象嘛。
總算是到基礎訓結束的日子,還記得結訓前一天隊上在餐廰舉辦餐會慶祝,大家將蛋糕上的奶油抹來抹去,還把隊長抬起來丟到水池去。結訓當天我們一群人背著裝備通過總隊長的校閱之下離開總隊部,沿著一軍區大門進入左營軍區,也是我們第一次進入左營軍區,然後終於正式進入了「陸戰隊學校」,據前期學長的說法,前六週日子較辛苦,接下來的受訓期間日子會比較好過一些。
參、 陸戰隊學校:
來到軍官學校的日子果真是好過多了,首先是從當天開始我們不再有教育班長,隊上只有一位隊長、一位輔導長及三位區隊長,其他都是我們學員自治,不會再有教育班長一天到晚叮著你。第二是不用再折豆腐干棉背了,所有陸戰隊的人都發了一個叫忠誠袋的包包,就好像是陸軍的大背包一樣,到了軍官學校每天起床以後就把棉背塞進忠誠袋即可,不用再折了,天啊這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第三是這邊的環境也比士官學校好多了,校園又大又清幽,大部分也都是室內課不用整天頂著大太陽出操,讓大家著實爽了一陣子,但是體能的要求卻沒有馬虎下來,每天早上的晨跑及睡前的體能份量愈來愈重。
就在這時突然覺得自己的左腳小腿有些酸痛的感覺,而且情形愈來愈嚴重,到最後已經無法負荷跑步而必須掛病號,放假到營區外的診所看,醫生說是骨膜發炎,是運動過度造成的發炎疼痛,唯一會好的方法就是─「休息」,天啊這怎麼有可能啊,才把體能慢慢培養起來,怎麼可能可以休息呢?自己也不太希望落後給隊上同學啊,醫生也說吃消炎藥或打止痛針都只是暫時的方法,如果繼續操下去可能會造成「慢性骨折」,這是什麼啊?但我也沒有太多的選擇,所以只好不太好意思的在跑步前就出列掛病號,然後自我要求的做一些伏地挺身等體能來自我訓練。
而這期間我們預官隊卻發生了一件讓大家有點意外的事,原來我們入伍時的預官隊隊長(姓名已記不起來)對我們很好,雖然該要求的一樣不少,但對我們感覺還滿尊重的,有一天早上突然接到我們預官隊要換新隊長的消息,換了原先擔任陸戰隊學校警衛連的少校連長來擔任我們隊長,原先的隊長則調去接某一士官隊隊長。當時大家雖然心中有些疑問不知道原因,後來有一次第一任隊長在我們結訓下部隊前回來找我們時才告訴我們原因;原來是就在換隊長的前一天晚上,我們第一任隊長因不知道什麼事被校長K心情不好,因此就買了幾瓶啤酒回來喝,隔日一早睡過頭沒和我們一起做晨操及體能,好死不死當天校長剛好出來巡視發現隊長不在就直搗隊長寢室,雖然隊長已起床換完裝準備下來,但被我們陸戰隊學校的少將李校長聞到隊長有酒味,二話不說當場就拔除他預官隊長的職務換人,第一任隊長說到此還有點哽咽,說他一向真心待人不喜歡做一些逢迎上級卻壓榨下級的事,但卻如此倒楣遇到這種事,也另我們覺得可惜。
至於這階段與小岡山階段已有週六中午放假,週日晚上收假的隔夜假,別忘了前面說的還有一次軍歌冠軍的三天榮譽假,我記得第一次放假回台中老家時,由於坐了三小時的野雞車,要下車時在伸直腳時膝蓋的關節痛的不得了,看來腳的運動傷害著實不少,回到家門口下計乘車時還有點跛腳,那時台中家中正開著書店及禮品店,店中的小姐看到我的樣子都覺得有點誇張,說你真的被操的那麼兇嗎?我只能說不覺得真的操的有多兇,而是入伍之前沒有養成運動的習慣,一時適應不良。那次放假就在到骨科診所打消炎針及趕到新竹找女朋友拜訪後來的岳父、母中度過,無奈總覺得每次放假過得特別快,一下子就又要趕回左營收假了。
大約三星期以後我們又要換到小岡山基地,接受小部隊戰術的野外訓了,聽學長們說:這階段的體能付出最大,但精神壓力卻是最小的,因為天高皇帝遠,不用像在陸戰隊學校時一樣,隨時擔心我們的少將校長來查勤,日子會過的充實但是愉快的,這倒不假啦,但前提是不要讓隊長不爽就好。
肆、 小岡山基地:
從陸戰隊學校移防到小岡山基地的當天,是由左營坐著軍卡出發經過高雄楠梓、右昌等地方然後沿著省道進岡山市區,離開岡山市區往小岡山基地的產業道路時,新任的汪隊長就下令全部下車全付武裝行軍到基地去,記得走的距離不到十公里並不算遠,但當時大家尚未經歷野戰行軍的洗禮,第一次行軍倒也是走的汗流浹背的。
↓小崗山基地上方那兩顆白色雷達(洪振雄提供,於二00六年攝)。

小岡山的位置就在中山高速公路北上岡山路段往右的山邊一望,第一排的山脈上有兩個白色雷達那座山半山腰上,往南距離約五、六公里為阿公店水庫,再往南則是燕巢的工兵學校及燕巢市區,往東邊則是高雄縣的田寮鄉,月世界的惡地形是此處的特色,由田寮往北則是高雄的阿連鄉,這樣一圈的距離約三十公里。這幾個位置我至今仍記得很清楚是因為接下來五到六週我們幾乎每天都在這些地方行軍,然後演練小部隊的戰術,退伍後也常在想有機會想要再回去以前走過的路線看看,但始終還未成行。我覺得人的潛力真是無限,剛開始一、二星期大家走的速度都不快,距離也不長,久而久之行軍速度愈來愈快,而大家都有共同的感覺是:星期一剛收假回來開始走時,腳的肌肉會有點緊,大約走了第一小時之後腳筋開了就又回復到以往速度了,難怪以前看過人家當兵行軍的經驗,說沒走習慣的人是跟不上部隊速度的。
這階段訓練另一個特色是裝備愈來愈齊全,除了六五步槍、鋼盔及S腰帶水壼刺刀以外,又加上大背包(裡面裝半邊帳,兩個人就可以組合一個野帳帳棚),防毒面具、地圖帶等,然後大家輪流扛60砲及57排用機槍。而剛開始60砲及57排用機槍都要兩人一起扛才可以,到後來也都可以每個人自己扛。我還記得有一次行軍快回到基地時不知道為什麼隊長不爽(可能是覺得大家走路時沒精神),就下令大家跑步回基地,旁邊剛好有陸軍的弟兄在演習,其中一位中校就好奇的問我們說你們是什麼部隊啊,怎麼那麼多人帶眼鏡呢?我們就回答說是陸戰隊的預官隊,他還驚訝的說你們陸戰隊的預官受訓也那麼操啊!會嗎?我以前聽其他到步校受訓的陸軍步排好像也好不到哪裡去啊,我不覺得有比較操,也許是分發到陸戰隊時就比較認命,也或許大家經過一、兩個月的訓練已可以適應了,因此總覺得沒有想像中那麼苦的原因吧。
↓下面這一張是在小崗山受訓行軍休息時的合照。
至於自己腳的骨膜發炎問題,此階段倒沒惡化,平日只要不激烈跑步,行軍倒沒有太大影響,因此體能一直和大家不會相去太遠,但因為痛太久都好不了,到最後就得到一個外號叫「跛腳阿吉」。至於伏地挺身倒做的比別人多,所以到快離開小岡山時,晚上的體能伏地挺身都約可做到兩百下,下部隊帶體能騙騙人已沒問題了。而就在每天的行軍中大家愈來愈有排長樣,無論部隊指揮或是各種的學科學能等等都有長足的進步。而我們每天所經過的路除了產業道路外,也會攻山頭穿過農民的果園,那時侯才知道棗子果樹是有刺的,經常衝過去以後才發現臉上被劃的一痕一痕的。又記得有一次大家走的又累又渴,休息看到旁邊農民採下來的泰國芭藥真想咬一口,還好我們這些預官隊的未來軍官品性還不錯,就在取得帶隊教官的同意下,推派一人向種芭樂的老伯買一些,沒想到阿伯二話不說每人分了兩顆又大又甜的泰國芭藥給我們,而且一毛不取,他說我們就和他的孩子年齡差不多,大家來到這邊當兵很辛苦,他很高興有機會送我們水果,當時真的心中好感動。
↓以下照片為洪振雄於二00六年返還小崗山基地以手機所照的相片,營舍已全部拆除,只剩下一片荒煙漫草(照片為洪振雄提供)。


而結束此階段對抗之前,隊長同意讓我們在中秋邀外人前來基地舉辦一個月光舞會,許多尚未有女朋友的同學興奮的忙進忙出籌備,還做了多張的海報到各校園去張貼。果然到了舞會當天,我們租的遊覽車坐滿了各大專院校的同學們到場參加,但出乎意料之外的同學們大家好像都滿保守害羞的,我們這種死會的當然沒興趣去邀女孩子跳舞,其他光棍會主動去邀舞的情況並不熱烈,事後好像也沒聽說哪位預官同學在那次舞會有結交到女朋友的。
↓下面兩張是小崗山基地裡的照片(引用自趙少汝部落格)。


這階段小部隊做戰野外訓結束前的大戲就是進行對抗演習,隊上分成兩部分以兩天一夜的行軍進行對抗做為結尾,第一天早上約四點多就以緊急集合方式著裝然後兩隊分道揚鏢,不知道教官們要安排什麼時侯兩軍遭遇對抗。我只記第一天都是到處行軍而沒有任何狀況,晚上是睡在小學的教室中,第二天一早出發教官們就開始下各種狀況讓大家演練,接近中午時分兩軍才正式遭遇,大家在教官的催促下拼命的跑要攻佔山頭,一群人亂成一團不知道在衝什麼,也不知道敵軍在何處,只記得拼命的衝就是了,後來也就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教官宣佈對抗完畢,正當大家要休息的時侯突然聽到隊長大聲的喊全部起立、立正,敬禮,原來是校長來看我們的對抗演習並進行講評。我本來猜校長大概要來刮人臭罵我們不知道在打什麼對抗,後來校長卻沒怎麼罵人,反而要我們這些基層排長記得:作戰時的真實狀況就是一個「亂」字,而打勝仗的要點有兩個,一個是部隊間的連繫非常重要,如何有充分的連繫可以互相支援,另一個重點就是預備隊的運用,如何在兩軍交戰亂成一團的時侯,有效利用指揮官手邊的預備隊發動側邊伏擊,在亂成一團的戰場中發生奇襲效果,看來要當上少將肚子裡還是要有些東西的。我日後的軍旅生涯中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和成功嶺的陸軍時代相比,我覺得陸戰隊所屬的海軍系統比較開明也比較不會官僚,大部分的長官尤其是愈高階的都讓你覺得有些內涵,而不只是官大學問大的草包,對於我們這些預官也都持正面的看法,當然除了少數自己不自愛不自我要求,沒盡到一個基層排長該有的責任而被長官罵是沒話說的,但只要自己肯認真努力的學習及付出,長官們都會肯定你的。
在結束這段的回憶前有一件事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下部隊的抽籤,我們的籤大致分三大類,第一是有天下第一師之稱在台中清泉崗的六六師,有卅五支籤;第二是據說相對比較沒那麼操在高雄林園的九九師,同樣也是卅五支籤;剩下的卅支籤則是聽說比較涼的像是司令部警衛營、龍泉新訓中心、恆春指揮部等。抽籤時間就是在小岡山的受訓階段,大家抽籤當日也是心裡七上八下的,一向沒什麼籤運的我當然是抽到六六師(後來又是一百個同學中惟二到外島的),其實下部隊以後造化如何實在是很難說的,大家也只能在受訓階段多自我要求,相信下部隊以後也可以減少一些陣痛。
伍、 結訓之前:
結束了小岡山的野外訓,我們又回到陸戰隊學校做最後階段約兩個星期的結訓課程,此階段的課程又大部分是室內課或參觀課程,除了最後一星期的班實彈演練比較硬以外,其他課程倒是滿輕鬆愜意的,又是練習爬網繩又是坐模型LVT模擬登陸搶灘的,大家都有一點油條了。而從小岡山開始,大家也都輪流做實習幹部,一人擔任值星排長一人擔任值星班長,將未來下部隊的指揮部隊技能,每天反覆的演練。
此時隊上似乎迷漫著一股奇怪的情緒,一則是高興四個月的預官訓即將結束,有結訓假可以放,但另一方面卻又焦慮下部隊之後的不確定感。此外,大家經過四個月的相處已經培養了相當深厚的同袍情誼,一旦要到接近各奔東西的一天,心中仍有許多的不捨,就在這種矛盾的情緒下,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結束了我們四個月的預官訓並正式掛階為少尉,大家興高采烈的放結訓假。
↓以下為翻拍自結訓時的合照。
結束了三天結訓假期之後,大家最後一次回到陸戰隊學校集合,一大早軍卡就來將各單位的人分別接走,我們六六師的卅五位同學上了軍卡後,和車下的其他單位同學依依不捨的握手道別,朝夕相處了四個月的同學們從此各奔東西,投入各個基層連隊擔任排長,只是當時沒料到的是:竟有同學下部隊不久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陸、 清泉崗及五一四的等待
我們要前往六六師報到的同學們,先乘坐軍卡到左營車站坐復興號前往台中的清水,再由六六師派車來載我們,一路上同學們似乎都沒有什麼心情交談,因為據前期的學長說一到師部之後,只先分派每一個人是屬於哪一個團,而如果該團是在外島,則到團部報到之後,團部馬上舉辦五千公尺測驗,最後幾名分配到外島,因此大家心裡都有很沈重的壓力。
火車到達清水車站時已近傍晚時分,軍卡載大家到六六師部下車之後,隨即由師部的人事官宣佈所有人的單位,但今年是師部人事官直接宣佈分配到的營級單位,因此如果是分配到該營在外島的話,則代表要到外島報到。就在陸續聽師部人事官唸大家的單位時,到了六五四團三一四營他宣佈是楊念陵及陳恩民,但附帶一句「三一四營現在駐防烏坵,所以二位到烏坵報到」。宣佈完後隨即引起一陣騷動,幾位同學已過來拍我的肩膀安慰我,還有一位叫李姓的同學馬上急著拿一封信給我,因為他女朋友的弟弟正在烏坵服役,想要請我轉交給他..,Shit,當時心裡幹都幹死了,還轉交什麼屁信,當下臉很臭的收下,又一次和其他六六師的同學分離,我們分配到六五四團的同學一起被帶到六五四團團部報到。
↓以下這張是烏坵位置示意圖(引用自烏坵網)。

到了團部之後已忘了細節,大概是有見團長之類的長官,然後緊張的在團部和一堆泡泡的團部參謀們用餐,只記得我和念陵因為營部不在,所以當晚暫住在團部的一個單位。隔天一早起來也不知道要幹什麼,到團部用完早餐後就有人告知先放一星期的外島假,接著我和念陵就分別回家過著美好的最後一星期。
一回到家中告訴家人我要到烏坵,二哥一直安慰我說當年他是到馬祖的東莒,其實任何環境只要適應之後都一樣啦,當然是這樣啊,不然還能怎麼樣呢。隔天到台北見老婆時,她當然也是滿臉的愁容,想著接下來不知道要在外島待多久,我們之間不知會發生什麼變數,沈重的心情到現在仿彿都還記得。聽說烏坵的冬天風很大也很冷,所以利用僅存的幾天假期採購幾件衛生衣、褲,未來的日子就不要多想了,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我是這麼想的。
七十九年十二月一日回到清泉崗報到,隨即由三一四營的一位留守士官長帶我及念陵和一群到烏坵報到的新兵,坐國光號南下高雄叫「五一四」的烏坵聯絡處集合準備登船,準備搭隔日下午的船到烏坵報到,但第二天一早就聽五一四的人員告知因風浪太大船將延一天再開,因此隨即連絡老婆隔日下高雄再相會。到了十二月三日早上又聽到還要再延一天,因此就和南下的老婆一起北返台北,十二月四日早上先打電話回五一四問一下船有沒有再延,「五一四」說不會再延,晚上要開船請我們趕快回來報到,因此就急忙坐車南下從此展開和老婆九個月的分離,當中只能以書信往來,沒有電話更別想放假(那是志願役才有的福利)。
回到「五一四」後,大家仍不放棄最後一絲的希望,看會不會再延一天船期,但該來的總是要來,傍晚時分乘著軍卡到高雄的新濱碼頭報到,乘坐當時還服役的「山」字號巡防艦。我和念陵上船之後迅速各找好了一個臥舖,靜靜躺下等著開船,約七點卅分船正式開動,起初還算平穩,約莫出了港口以後風浪就大的嚇人,這種風浪怎麼能開船呢,應該再延才對啊(少在那邊做白日夢了啦)。接下來因為怕暈船所以都乖乖的躺著,依稀只記得半夜通過澎湖海溝時,風浪十分的大,就在睡睡醒醒的情形下隔天早上終於到了烏坵。
爬上甲板終於看到了烏坵的盧山真面目,烏坵有分大坵及小坵兩個島,大坵就像一座海中的山,最高處有一個燈塔,後來看文獻說是有上百年歷史的古蹟,面積比較大,小坵則是平較低矮面積也比較小,兩個島中間隔了一個約一公里的海溝相望。再來就是令人受不了的冷冽寒風,一站上甲板就被風吹的趕緊把頭縮進脖子,接著又聽到零星的槍砲聲響,當時心裡一直再想說:我到底來到這什麼鳥地方啊!
(中篇待續)